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厦门牛庄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厦门牛庄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北洋为何叫北洋?
一、通商口岸引出北洋的概念
两次***战争,使得中国被迫开放了八个通商口岸。清政府为方便管理,设立北三口(天津,牛庄[营口],登州[烟台]「1858年《天津条约》开放牛庄和登州口岸,1860年《北京条约》开放天津口岸」)与南五口(1842年《南京条约》开放广州,厦门,福州,宁波,上海为五口通商口岸),由通商大臣管理,习惯上称北三口通商大臣为北洋大臣。由于管理直隶地区,所以权利和名气比南洋大臣要大。
二、清朝军队发展(着重介绍清朝后期)
清朝军队分为前期传统军队和后期新军。
传统军队:
陆军(主力):八旗、绿营到湘军、淮军
海军(辅军):北洋舰队到巡洋舰队和巡江舰队
清政府海军分为三部分:北洋海军(北洋舰队,北洋水师),南洋海军,粤洋海军。
北洋海军的掌管者为北洋大臣李鸿章。
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。
战后,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、福建水师、广东水师合并为巡洋舰队和巡江舰队。
新军(新建陆军):
1895年,北洋水师战败后,清政府准备编练一只新的军队。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接手的陆军。
三、北洋军的发展
李鸿章死后,袁世凯凭借实力和功绩成为新的北洋大臣,其掌管的军队被人称为北洋军队,此后的军阀多出于北洋军队。
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之后,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成为民国大总统,在北京建立北京政府,称为北洋政府,及力发展北洋军。
从袁世凯称帝,到人民反对,再到病死,北洋军队混乱无主,争斗不断,最终分裂为直,皖,奉等系,军阀混战由此开始。
四、走向灭亡
1926年,国共在广州实现合作,创立了“国民革命军”,开始北伐。北伐军先后击败各支北洋军阀,于1928年统一全国,北洋军正式成为历史。
按南北划分,江苏以北山东、河北及辽东等地海岸为北洋,江苏以南为南洋。
1861年1月,清政府设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,约等于外交部长。总理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,南洋通商大臣。三口通商大臣,管理牛庄、天津、登州的北方三大城市通商与外交。1870年11月,三口通商大臣撤销,北方通商与外交事务交直隶总督兼管,颁发钦差大臣关防,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,或北洋大臣。
李鸿章自1870年,一直担任28年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,权势日重。作为淮军子弟的袁世凯本有知兵名,被李鸿章等推荐,1895年开始在天津小站练兵,也就是所谓新建陆军。1901年,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、北洋通商大臣,以武卫右军(新建陆军)为基础组建北洋常备军。1905年5月又以北洋常备军、京旗常备军等,在河北天津山东正式组建北洋六镇,约7万多军人。
这就是北洋军阀的由来。
两次不平等条约的不同?
1、《南京条约》
也叫《江宁条约》《万国合约》,签订于1842年中英***战争大清帝国战败之后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,标志着***战争的结束,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。条约主要涉及割地、赔款、开放通商口岸等等,大致内容如下:
(1)割香港岛给英国,英军撤出南京、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。
(2)清政府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银元。
(3)清朝政府开放广州、厦门、福州、宁波、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(史称“五口通商”),准许英国派驻领事,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。
2、《马关条约》
也称为《马关新约》,日方称之为《下关条约》《日清讲和条约》,签订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大清帝国战败之后,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。条约主要涉及割地、赔款等,大致内容如下:
(1)中国割让辽东半岛(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)、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、澎湖列岛给日本。
(2)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,开放沙市、重庆、苏州、杭州为通商口岸,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厦门牛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厦门牛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